本文转自:吕梁日报
风景这边独好
——岚县岚城镇乡村旅游提质升级见闻
图为岚县王家村寨南沟景区一角。 孙涛 摄
□ 本报记者 韩笑 高茜
夏日的岚县岚城镇,群山叠翠如黛,土豆花海正渐次铺展,洁白的花瓣在风里轻轻摇曳。饮马池山的高山草甸像铺展的绿毯一路漫向天边,与流云相接。
而不远处的王家村寨南沟,施工正酣,景区建设现场的热度,比头顶的日头更盛。
工人正半蹲在银灰色太空舱旁,给楼梯刷最后一遍防锈漆。“这楼梯得刷匀实,游客上下才安全舒心。”施工队长抹把汗笑道,这处浸透着巧思的景区即将试运营,迎接八方来客。
这片曾以农耕为主的土地,正以农文旅融合的新姿态,描绘着乡村振兴的鲜活图景。
“点上美”到“全域景”
岚城镇的美,藏在红色记忆里,浸在非遗烟火中,写在生态画卷上。
走进城内村,八路军120师司令部旧址的青砖灰瓦间,仿佛仍能听见抗战时期的号角声。这里是吕梁市青少年党史研学基地,贺龙、关向应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此运筹帷幄,如今已成为游客追寻红色足迹的重要站点。连同红15军团司令部旧址、杀猪峁烈士公墓等7处革命遗址,共同构成“红色岚城”的精神坐标。
而在袁建华面塑文化大院,指尖翻飞间,面团化为栩栩如生的花鸟鱼虫、神话人物。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,岚县面塑承载着千年技艺,每年农历二月十九前后的面塑文化艺术节上,数百名艺人同台竞技,面塑盛宴成为吸引游客的“文化磁石”。
生态馈赠更让岚城独具魅力。站在饮马池山脚下,目光瞬间被山腰处的彩色台阶牵住——红、黄、蓝、绿的木板层叠错落,顺着山势蜿蜒向林深处,山风裹着草木的清甜扑面而来。抬眼望去,台阶两侧的云杉笔直如卫兵,枝叶交叠出斑驳阴凉;偶尔能瞅见藏在林子里的小标识牌,提示着前行方向。越往上走,草木气息越浓,青草挨着裤脚蹭,野花在草丛里忽隐忽现。待攀至高处,五百亩草甸在2222米山巅铺成绿浪,远处山谷的村落轮廓若隐若现,风声、虫鸣与细碎的脚步声缠成一张温柔的网,将人稳稳托进岚城独有的生态馈赠里,连呼吸都浸着山野的酣畅。
“我们的资源不是孤立的点,而是可以串联成线、铺展成面的画卷。”岚城镇党委副书记、镇长张磊说,“王家村的土豆花海渐次绽放,届时白色的花朵能铺成一片海洋,和1000米长的马铃薯文化长廊相映成趣,这‘新岚阳八景’里的‘土豆花海’胜景,会让岚城的文旅画卷更添亮色。”
“旧村落”变“新名片”
沿着蜿蜒的柏油路驱车驶向王家村寨南沟景区,只见一座座科技感十足的“太空舱”错落有致地点缀在绿水青山之间。走进舱内,映入眼帘的是干净整洁的卧室、客厅、卫生间、落地窗和观景台。
“我们的太空舱都是全自动智能化控制,游客在享受自然风光的同时还能体验智能化的便捷生活,实现‘人在舱中、心随景动’的奇妙体验。”寨南沟景区负责人介绍道。
作为岚城镇乡村旅游的核心区,王家村近两年迎来巨变。2023年,1084.55万元资金投入“土豆小镇”建设,玻璃房、民宿、步台阶等设施拔地而起;2024年再投538.75万元整治入村口道路、打造民宿,游客接待能力显著提升。而寨南沟景区更成“网红”,2023年建成的太空舱营地、房车营地已初具规模,2024年新增的1080平方米游玩水池、4处烧烤露营平台,让这里成为亲子游、露营爱好者的向往之地。
“以前村里路不好走,游客来了站不住脚。现在你看,太空舱、房车营地都有了,下个月就能接待客人!”王家村村民老梁望着家门口的新景区,难掩自豪。
顺着碎石路向前走去,山腰处的“摇摆的土豆”酒吧更藏着惊喜。戴草帽的泥瓦匠正给外墙抹水泥,灰浆顺着板抹滑下,给新筑墙体裹上均匀肌理。另一侧,工人攥着锯子拉锯,木屑随锯声飞溅。院子正中央,一座圆形水池已具雏形,待注水后,便会像面碧镜嵌在山间,与酒吧的原木色调相映成趣。
山脚下的游客服务中心内,大片绿油油的草坪像一块被精心熨烫过的绿绒毯,一群毛茸茸的小鸭子正迈着短腿在上面撒欢奔跑,时不时扑棱着翅膀发出清脆的嘎嘎声,远处山巅风车正随山风碾过云层。混凝土的硬朗、原木的温软与花草的柔媚交织,往昔“老旧村”的模样,正被这烟火蒸腾的建设图景彻底改写,一笔一画勾勒出寨南沟景区“美如画”的新模样。
这样的变化不止于王家村。正道村依托岚城水库,建成吊桥、木栈道、稻田观景台,草滩与稻田相映成趣,勾勒出山水田园画卷;寨上村房屋外立面与古树广场改造后尽显古朴与生机;马家庄村百年古树旁,杨树广场的座椅、照壁与绿化相映成趣,成为村民与游客共享的休憩空间……
一个个村落挣脱“老旧”枷锁,在“全域旅游+生态建设”的双轮驱动下,化作山水长卷里的鲜活拼图。从荒坡旧院到诗画胜景,变的是建筑与设施,不变的是土地里蒸腾的希望,和岚城镇执笔绘就乡村振兴图景的执念。
“一季游”向“四季游”
“两节驱动、三产融合”,是岚城镇文旅发展的密码。
每年7月中下旬到8月下旬,“土豆花开了”旅游文化节如约而至。阎维文演唱的《土豆花儿开》MV在此取景,专题电影记录田园风情,游客乘观光电瓶车穿梭于千亩土豆花海间,在“土豆宴”农家乐里品尝薯条、土豆醋等特色美食。
而每年农历二月十九前后的岚县面塑文化艺术节,更让非遗“活”起来。在面塑文化大院,游客可亲手体验制作,带走独一无二的非遗手作。目前,岚县面塑文化艺术节已成功举办19届。
红色旅游的热潮在这里持续涌动。八路军120师司令部旧址研学队伍络绎不绝,老一辈革命家的烽火故事在讲解员的讲述中愈发鲜活。“重走抗战路”的足迹串联起7处红色遗址,游客踏过当年的战斗热土,触摸烽火岁月的印记,在追寻初心的路上汲取奋进力量。
通过整合资源,岚城镇实现了“一季游”向“四季游”、“观光游”向“体验游”的转变。
春日里,面塑文化艺术节余韵未消,饮马池草甸已泛起点点新绿,游客可挎篮挖野菜,在面塑大院学捏“春燕”“桃花”,让指尖沾满春的气息;盛夏,土豆花海盛开,饮马池凉爽宜人,可赏景、露营、品土豆宴,夜晚在房车营地数星星;金秋,马铃薯丰收,游客可下地体验劳作,饮马池层林尽染,是摄影佳地;冬日,饮马池枯黄的草甸被厚雪抚平,远山峰峦皆裹素纱,红色遗址的石墙在白雪映衬下更显沉静厚重,四季景致与体验,串起全年游赏热潮。
数据显示,2024年岚城镇接待游客超5万人次,农文旅产业成了富民强镇的支柱。在农文旅融合筑牢富民强镇根基的当下,岚城镇正乘势而上,擘画出全域旅游的新蓝图。
站在即将试运营的寨南沟景区观景台远眺,土豆花海与饮马池草甸在天际线交汇。按照规划,这里将新增冰雪乐园、萌宠乐园等设施,上山木栈道将串联起极限运动区与康养中心,成为集“吃住行游购娱”于一体的综合景区。
这只是岚城镇全域旅游布局的一角。饮马池景区正冲刺4A级景区,将建成森林康养露营地;正道村计划投入1500万元,打造农研社与稻田公园;土豆花景区将扩建文创产品售卖区,让“岚县土豆”品牌走向更远。
“我们正按照‘1234’发展思路,紧扣‘记忆、红色、非遗、生态’四个岚城建设,让每寸土地都释放文旅价值。”张磊的话语充满信心,“未来的岚城,既是田园牧歌的故乡,也是文旅融合的热土,更是乡村振兴的样板。”
站在饮马池山巅俯瞰,岚城镇的文旅版图正以蓬勃之势向四方延展:寨南沟景区的太空舱在云海中若隐若现,饮马池草甸的木栈道蜿蜒入林,土豆花海与红色遗址在晨光中交织成锦。
这座浸润着千年文脉的古镇,正以“红色为魂、非遗为韵、生态为底”的恢宏笔触,在吕梁山间绘就一幅农文旅深度融合的乡村振兴实景图。
九融配资-股票配资学习网-配资炒股开户方案-可靠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